027-87879080

地址: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文化大道555號融創智谷C8-2-1401

首頁 > 新聞動態

新聞動態

撐起冬奧黑科技的冬奧云數據中心什么樣?

“僅僅半年時間,人類科技的發展竟如此驚人。”

據說這是一位日本網友看了冬奧后對東奧的一句吐槽。雖是吐槽,卻從側面證明了本屆2022北京冬奧會的科技含量之高。冬奧黑科技,可以說是除了憨憨的冰墩墩,與意氣風發的谷愛凌,蘇翊鳴等冬奧健將之外,最受關注的一個熱點。

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更是不吝贊美之詞,稱北京2022年冬奧會是奧運史上第一屆“云上奧運”,用科技書寫了新歷史。云計算AI視覺、5G、AR、8K等技術的大量應用,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全新觀賽體驗。做到這一點,少不了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的支持。

那么,2022北京冬奧會的數據中心在哪里,什么樣呢?

云上冬奧的基礎

據了解,雖然最近幾屆奧運會、冬奧會都有一定數字科技的強大支撐,但全體上云的“云上冬奧”還是第一次。在以往的奧運會IT支撐中,都需要建設專用的奧運會專用機房,奧運會后就會停用,費時耗力成本高。

本屆奧運會核心信息系統實現100%上云之后,可以使用現有的數據中心資源,避免了IT基礎設施的臨時建設與后續處理,成本大幅下降,并且縮短了應用開發和部署流程。

image.png

而支撐這一云系統的數據中心,則是在2018年正式揭牌的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。該數據中心由阿里云與數據港合作建設,位處緊鄰北京的張家口市張北縣,可容納數百萬臺服務器。

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還是國內最大規模的液冷數據中心,整體采用浸沒式液冷技術,可以更好的散熱以及應對冬奧期間的高負載需求。

綠色冬奧的保障

本屆冬奧會還是一次綠色冬奧,在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極致節能低碳,作為信息支撐的冬奧云數據中心自然也不例外。

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最大限度利用當地風能、太陽能等清潔能源,借助自然力量降溫,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通過自然風冷、浸沒式液冷、智能調溫等技術,實現100%無機械制冷,將熱能耗降低至70%以上。

對于數據中心來說,張北氣候條件優秀,年均氣溫僅為2.6℃,最低氣溫達-40℃。每年只有約15天需要使用傳統制冷模式,剩余300多天可以實現自然冷卻。通過新風系統,將外界冷空氣通過風墻技術直接輸送至需要降溫的機房內部,高效與節能兼顧。據悉,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可以做到PUE值最低1.09,全年均PUE<1.2的極致效能。

此外,張北本地具有豐富的綠電資源。數據顯示,當地風能、太陽能可開發規模高達8500萬千瓦,清潔能源在本地供電占比在50%以上,數據中心作為用電大戶自然同樣獲益匪淺。

據測算,北京冬奧云數據中心的節能措施,可幫助該數據中心每年節約標煤8萬噸,相當于種了400萬棵樹木。

作為在宣布碳中和、碳達峰戰略后的第一個世界型體育盛會,2022北京冬奧會的所開創的科技冬奧、云上冬奧、綠色冬奧,既是一次成績展示,也是科技、綠色技術的落地實踐。相信在冬奧之后,這些黑科技、綠色生活將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。


两根粗大黑肉来回进出,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,免费A级毛片试看,被黑人玩得尖痛尖叫站不起来